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乐安南村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发布日期: 2025-08-30 09:29 来源: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日报

产业铺路 网格聚力 环境焕新

——乐安南村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清晨,走进乐安县南村乡,薄雾轻笼。芦笋示范园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弯腰劳作的身影点缀于绿意盎然的“海洋”。稠溪移民新村休闲广场上,老人闲话家常,孩童嬉戏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南村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改善环境塑形、发展产业强骨、乡村治理铸魂”的发展路径,持续推进村容村貌焕新,加速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深化基层治理能力,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邻里和睦、乡村秀美”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产业铺就“富民路”

在南村乡望下村的芦笋示范园大棚内,翠绿的芦笋新芽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凭借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种植技术,该示范园所产的芦笋品质出众,获评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不仅成功进驻广州、上海、长沙等城市的大型商超和批发市场,更逐步打入香港及珠三角地区的高端市场,形成“走出村庄、卖向全国”的产业格局。

曾经的南村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靠天吃饭”是常态,一旦遭遇旱涝灾害,群众收入便大打折扣。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南村乡将产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广泛征集发展建议,汇聚民智民意。

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南村乡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明确以特色产业为抓手,重点培育了“蔬菜之王”芦笋、“早春第一鲜”雷竹笋以及山野“黄金条”山露菜等一批特色产业,逐步构建起“一乡多业、抱团发展”的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全乡已建成1个500亩芦笋产业示范园,种植雷竹1500亩、山露菜100亩、茭白200亩,这些产业不仅实现了土地增效,更带动全乡600余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促进群众稳定增收。2025年,南村乡荣获“全县特色产业强乡”称号,成为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典范。

网格“兜”起大小事

车头村东排组张青德三兄弟因林权纠纷争执不下,一吵就是三年,亲情几乎被消磨殆尽。网格长邓启华得知后主动上门,带领三兄弟翻查老地契、实地丈量地块,既讲“弟弟持证”的法律依据,又念“哥哥种竹40年”的情理。经他耐心调解,最终弟弟支付哥哥一万元养护补偿,兄弟间多年积怨得以化解。

南村乡深化精细服务,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严格落实“多格合一”机制。全乡统一按“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若干兼职网格员”模式,划分16个网格,整合64名乡村干部、党员、“五老”人员、村民代表等力量编入网格,将日常走访巡查、采集人员信息、关心帮扶特殊重点人群、开展邻里互助服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发现上报安全隐患、协助处置突发事件等基础服务融为一体,实现“一网统管、一管到底”。

同时,安排13名乡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负责网格内业务指导和事项督办,协同在职党员、“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等多方力量联动共治。通过举办5场优秀网格员经验交流会,持续强化网格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履职能力。同步深入开展“敲门行动”“送暖行动”“清洁行动”等专项活动,精准掌握网格内每户家庭结构、就业状况等基本信息,及时响应和解决群众诉求,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

环境治理增“颜值”

走进南村乡沙土移民新村,整齐干净的道路向前延伸,农家小院花篱环绕,绿树掩映。村内的休闲广场上,孩子们三五成群追逐嬉戏,一群老者谈笑有声。“以前污水乱倒、蚊蝇乱飞的现象再也看不见了,现在村子里到处干干净净,我们住得特别舒心!”村民曾桃芳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南村乡持续聚焦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创新建立以乡、村道管养为核心,融合高标准农田、村庄基础设施、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墓在内的“六位一体”公共设施管护模式,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乡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同时,加快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村级覆盖、向户级延伸,全面提升乡村建设的“颜值”与“内涵”。

家家有景,院院生趣。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南村乡还推出环境卫生评比与奖励机制,将其与“星级文明户”评选相结合,对村民的庭院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情况进行评比打分,对获评“三星文明户”及以上的家庭予以授牌表彰,对“五星文明户”还给予现金奖励,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使爱护环境、共建家园成为南村乡的文明新风尚。


用户名是否匿名 验证码看不清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