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南丰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小小甲鱼蛋 致富“金种子”
清晨五点半,天空还蒙着一层薄雾,南丰县太和镇太和村的甲鱼养殖基地已在静谧中苏醒。在养殖大户付明家,五六个工人弯着腰依次钻进半人高的产蛋房。他们用指尖轻扒细沙,动作如考古般专注。
“看,这儿有一窝!”女工赵大姐眼角笑出细纹,从沙层中捏起一枚晶莹的甲鱼蛋,比鹌鹑蛋略小的蛋体裹着细沙,在掌心滚出一道浅痕。她身后的收纳盒里,几百枚蛋已码放整齐。
每年4月下旬到8月,在南丰县各甲鱼养殖基地,随处可见工人们挖蛋、装箱、销售的忙碌身影。小小的甲鱼蛋,正成为南丰乡村振兴的“金种子”。
上世纪90年代,凭借武夷山脉与雩山山脉形成的独特小气候,太和镇村民发现这里养殖的母鳖年产蛋可达7批,比外地多出2批。嗅到商机的农民纷纷将山塘改造成养殖池,但到了2013年,盲目扩张的恶果显现:全县2000多养殖户陷入无序竞争,市场行情急转直下,多数人血本无归。
“无序发展只会让产业迅速萧条。”南丰县龟鳖产业协会副会长谢军辉说,2017年成立的产业联合体成为转折点。通过“六统一”模式(规划、建设、采购、管理、技术、销售),养殖户们第一次掌握了定价权。现在,南丰甲鱼种蛋、种苗供应量占全国市场近60%。
南丰县龟鳖产业要走得远、做得强,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走进江西添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孵化间,恒温箱LED屏实时显示着温度、湿度等数据。“这套物联网系统能提高15%孵化率。”公司董事长吴国辉说,他们与南昌大学合作培育了“鄱湖系列”新品种,其中,中华鳖“鄱湖1号”较原群体生长速度提升了19.8%,怀卵率提升了23%,产蛋率提升了25%,成活率提升了19%。
“家人们看这只黄金变异龟,品相绝对稀有!”在江西甲田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直播间,主播手持价值不菲的观赏龟与网友互动。太和镇500多名青年组建的电商矩阵,不仅把乌龟蛋卖出了好价格,更催生出变异龟培育新业态。网红“大表哥”团队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50万元,带动全镇电商年销售超3亿元。
在江西桔花香食品有限公司,甲鱼蛋经过48道工序变成即食罐头,去年单品产值破千万元。公司董事长赵福林透露,与江中集团合作的甲鱼肽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随着投资3亿元的沐山食疗科技园开工,龟鳖养生酒等深加工产品也即将面世。
南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科玲说,在做好龟鳖销售工作的同时,南丰还在龟鳖产业深加工和品牌建设上进行升级,创新研发出甲鱼蛋罐头、甲鱼肽、龟肽和龟苓膏等多样化产品,新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也不断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去年实现综合总产值约40.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