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蘑菇撑起大产业
采摘双孢菇
乐安县有着近30年的双孢菇种植历史,小蘑菇如今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近年来,该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标准化生产夯实根基、精细化加工提升价值、集群化发展增强动能,让双孢菇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该县增田镇双孢菇大棚示范种植基地,菇农们正在进行菌床清理、基质更换等标准化作业,为新一轮基料入棚创造最佳生长环境。以往,双孢菇种植受气候制约,一年仅能收获一季,产量和质量也不稳定。去年,基地将21个菇棚提升改造为空调恒温棚,双孢菇的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基地技术管理人员李小英介绍,采用空调恒温棚后,每平方米双孢菇产量达25公斤,较传统竹架棚产量提高了25%,还能实现全年循环种植。目前,增田镇已改造500个钢架种植棚和近100个恒温棚,鲜菇年产量达1.8万吨。
在不断提高双孢菇产量的同时,该县还围绕“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发展思路,大力引进和培育食用菌加工企业。在位于乐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江西国丽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工双孢菇。该公司加工厂厂长尚骞告诉记者,今年企业拿下了巴西5000吨双孢菇的出口订单,现在每天要加工20吨鲜菇。
不仅如此,在乐安,像国丽生态、广雅食品、华香食品等一批本土加工企业蓬勃发展,也为该县双孢菇产业打通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该县积极推行“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农业合作社为菇农提供技术指导、物资供应等全方位服务,菇农则负责双孢菇日常管理。企业以保价形式收购产品,构建起产、供、销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条。“我们有深加工能力,能保障菇农利益,价格稳定,让更多人愿意参与种植。”江西国丽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年龙说道。
如今,乐安双孢菇产业已形成从种植到加工、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县双孢菇种植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年产值超1.3亿元,带动全县8000多人就业,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