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瓜棚里的致富经
修剪瓜蔓
初夏的阳光洒在临川区龙溪镇梅溪茶场的茶山上,嫩绿的茶芽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4名采茶师傅手持电动采茶机穿行在垄间,高频振动的采摘头精准掠过茶树冠层,嫩绿的茶芽如细雨般落入连接机器的集叶袋。对于机器难以“照顾”到的地方,采茶工则腰间挎着竹篓,手指在茶树间轻盈翻飞,一捻一提间,鲜嫩的茶芽便落入篮中。采茶工大多是附近村庄的村民,趁着农闲时节来茶场务工,既照顾家庭又增加收入。
梅溪茶场始建于1975年,是临川区最早的茶场之一,茶园面积200余亩,主要培育安溪白茶、龙井43号、浙农117号等优质品种。茶场采用“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不仅让村集体增收,还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就业。
近日一大早,采茶工徐付香吃过早饭,就骑着电动车来到茶场开始一天的劳作。她一边熟练地采摘茶叶,一边笑着说:“我平时在家带孩子,空闲时就来采茶,一天能挣八九十元钱,时间自由,还能贴补家用。”
新鲜的茶青下树后,便立即被送入茶厂加工。经过摊晾、杀青、提香等工序,制成的各类茶品深受市场青睐。茶场负责人张和兴表示,茶厂一年能收10万斤的茶叶,销售额近120万元,真正让“绿叶子”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叶子”。
在茶场另一侧的缓坡上,几名工人正弯腰忙碌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龙井43号茶苗栽入新翻的土壤中。“这是我们最近扩种的新品种,芽头更饱满。”张和兴介绍道。不远处,几个村民正在给成龄茶树追施有机肥,茶场里处处洋溢着忙碌与希望。
“乡村要振兴,就要发展多种特色产业。”龙溪镇镇长吴宁宁表示,该镇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引进适合龙溪发展的新产业,大棚早熟西瓜便是其中之一。
在该镇万家村的300亩西瓜种植基地内,连片的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工人们正忙着给瓜蔓剪枝、授粉,确保每一株西瓜都能茁壮成长。他们动作娴熟,手持剪刀在瓜藤间灵活穿梭,“咔嚓”几声,多余的侧枝应声落地,被修剪过的藤蔓更显精神,青翠的叶片下藏着一个个小西瓜。
据介绍,万家西瓜大棚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栽种高品质西瓜,这种西瓜不仅个头均匀、甜度高,而且产量稳定。基地常年雇佣周边村民参与种植、管护和采收,农忙时节每日用工量可达40人,有效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村民邹爱英说:“在这里干活离家近,一天能赚100元,还能学到科学的种植技术。”西瓜产业不仅让村民鼓了腰包,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万家西瓜大棚实现产销一体化,产品远销省内外市场。“端午节前后,我们的西瓜就会上市。”基地创办人万中盛表示。
“我们还发展了瓜蒌子、灯芯草等10余项特色产业,有效带动了乡村发展和村民致富。”龙溪镇党委书记朱敏辉说,该镇将延长产业链条,让更多的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