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扎实推进非警务警情分流工作取得实效
把群众“小事”当成“要事”
临川扎实推进非警务警情分流工作取得实效
日前,全市12345政务热线与110高效分流工作部署会在临川召开。临川区自2024年11月开展非警务警情分流试点工作以来,累计承办分流非警务警情8000余起,节约民警处置时间近5000小时,释放警力4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坚持把群众的家长里短当作心头要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区政府办主任乐水平介绍,该区通过建立“统筹协调、精准分流、联动处置、长效保障”四项机制,形成全链条分流闭环,推动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工作落地见效。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全区有效警情同比下降17.45%,纠纷警情降幅达28.48%。
在统筹协调方面,该区成立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构建“1+1+N”协同工作机制,有效整合110报警台、12345热线平台及N个职能部门资源。出台《临川区非警务警情联动分流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12345平台设立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专区,统一承担工单分派、督办反馈等全流程管理。明确了28个乡镇(街办)和11个高频区直单位的职责分工,确保问题处置及时高效。
为提升分流精准度,在市110的指导下,该区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系统梳理城市管理、消费维权等十大类70余项具体事项,形成《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清单》。建立完善的分流处置流程,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重点强化警情性质判断、事项归属识别等能力。针对试点初期分流不到位的问题,通过专项整改使分流准确率显著提升。
在联动处置方面,区12345平台牵头组建联合处置专班,对复杂警情实行“一事一策”专项攻坚。积极动员基层派出所、综合执法大队、网格员等力量参与处置工作,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帮助群众正确区分警务与非警务警情。
为确保工作长效开展,该区将非警务警情分流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区政府督察室定期督查各单位工单处理情况,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督导。目前,全区已形成“接单即响应、处置不过夜”的工作常态。
据统计,截至4月15日,该区已分流处置矛盾纠纷5869起、一般性求助2102起。非警务警情分流工作的扎实推进,不仅减轻了公安机关工作负荷,更实现了部门协同效能提升、治安环境持续优化、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等多重成效,为平安临川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