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决策公开 > 规划计划
  • 索 引 号:FZ0015/2021-36329

    发文机关: 市农业农村局

    文   号:

  • 文件有效性:

    成文日期: 2021-02-18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思路

来源: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农业局

今年以来,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全市粮食总面积625.2万亩,同比增加6.6万亩、增长1.1%,产量达56.09亿斤,增长2.23%。稻谷种植572.76万亩,增长0.05%;产量达53.14亿斤,增长1.68%。早稻种植223.94万亩,增长5.49%;产量达19.26亿斤,增长4.9%。中稻种植114.27万亩,增长2.38%;产量达11.54亿斤,增长6.52%。晚稻种植234.55万亩,减少1.54%,产量达22.34亿斤,减少3.49%。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建设42.68万亩,占任务数103.77%;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面积43.27万亩,全部完成规划和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工作。广昌、乐安、东乡等地已开工建设,全市年底可完成工程量的60%以上,2021年3月底全面完成田间工程施工。

(二)畜禽产能基本恢复。截止2020年10月底,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生猪存栏160.9万头、母猪存栏16.4万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新改扩建猪场101家,引进大型生猪生产企业5家,发展潜力巨大;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种质资源保护进一步提升,加强东乡花猪、赣东黑猪、崇仁麻鸡、东乡绿壳蛋鸡等地方品种保种场基地建设,保种基地现代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年生猪出栏 209.83万头、生猪存栏 175.48 万头、母猪存栏18.13 万头,家禽存栏2950万羽,同比增长1%,家禽出笼9500万羽,同比增长0.6%;禽蛋总产量6.5 万吨,同比增长1.5 %。预计水产品总量 17.11万吨,同比增长 1.42%。

(三)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重点发展优质稻、出口蔬菜、中药材、优质特色水果四大产业,聘请中国农科院完成全市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设计,成立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蔬菜协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产业发展。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236万亩以上,占全市水稻40.3%,其中:中稻和一季晚95万亩,占全市中稻89.2%;二晚140万亩,占全市二晚58.3%。蔬菜播种面积116.43万亩,产量达163.17万吨。新增设施蔬菜4.63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07.67 %;全市新增50亩及以上规模蔬菜基地4.93万亩,占全年争取数123.34 %;新增钢架大棚亩2.03万亩,占全年任务的203.00% ,占全年争取数的101.50%。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道地中药材、特色中药材面积达50.96万亩,主要品种面积35.85万亩,一般品种面积15.11万亩;2020年新增中药材12.57万亩,主要品种面积8.23万亩,一般品种面积4.34万亩;南丰蜜桔调减面积10.11万亩,胭脂柚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新增0.55万亩),桔橙(杂柑)面积达9万亩(新增5.5万亩)。金溪、临川和崇仁已落实猕猴桃种植基地地块面积3.8万亩。

(四)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全市483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预计达200.3亿元。年初以来对涉农经营主体授信金额82.45亿元,已放贷67.76亿元,6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已获银行贷款8.2亿元;32家省级龙头企业获得省级农产品加工项目贷款贴息补助218万元。今年全市农业招商引资实际进资110亿元,在“2020年赣粤绿色食品产业合作对接会”,东乡区与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崇仁县与东莞市益明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签约金额2亿元。新希望集团、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深圳全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恪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纷纷进驻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签约金额达214.7亿,“2020年赣(抚)粤绿色农业产业交流恳谈会”签约农业重点投资项目17个,签约金额达53.5亿元,对接的项目17个,其中3个项目签约金额在5亿元以上。

(五)品牌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全市完成各类监测任务1.2万余批次,其中定量检测3663批次,定性检测8610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溪、黎川、乐安、南城、南丰、广昌成功创建省级绿色有机示范县;南城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南丰蜜桔、崇仁麻鸡、乐安竹笋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3180家农业生产经营基础信息和1650个农产品登记信息录入,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管控,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全程监控。全市新增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个,达320个,其中:绿色农产品82个、有机农产品20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1个。南丰蜜桔、崇仁麻鸡荣登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百强,乐安竹笋品牌价值为11.53亿元,临川虎奶菇品牌价值为7.44亿元,王桥花果芋价值为5.28亿元。

(六)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市共落实新农村建设村点2730个,其中省级村点1762个、县级自建村点968个,涉及964个行政村、1938个自然村组,基本实现25户以上不迁并宜居保留村庄新农村建设基本覆盖。资溪、东乡县(区)参加全省第一批美丽宜居示范县评选,并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认定。坚持疫情防控和环境整治“两手抓”、“两手硬”,全面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整治、乱搭乱建整治、河塘沟渠整治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全市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 13.4万吨、清理村内水塘6338口、清理村内沟渠1.3万公里;拆除“三房”及临时建筑物83.7万㎡、清理“四场”17家、恢复植被50824㎡、房屋改造提升780栋。各地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

(七)改革活力持续释放。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积极审慎推进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工作,3月底全面完成了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共确认农村集体成员身份数3228587人。568个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土地流转总面积累计216.76万亩,土地流转率达49.6%。“财政惠农信贷通”累计放款69.9亿元,惠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541户。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乡村振兴牵头责任,在协调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上引领新发展。坚持把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落实乡村振兴牵头责任,发挥好统筹谋划、协调落实职能,有力有效推进了“三农”工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根据机构改革要求,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对标看齐中央,成立了由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政府主要领导按照“五级书记抓‘三农’”的要求,经常下乡调研,面对面进行指导,以上率下推动“三农”工作。二是工作谋划到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结合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实际,代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政府拟写了《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围绕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提出了26项重点工作和5条保障措施,以英国威廉希尔公司1号文件下发,为做好今年全市“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三是工作部署到位。为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紧部署全市“三农”工作。2月18日,在组织参加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紧接着召开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迅速贯彻落实省委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3月25日,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春耕生产进入紧要的关键时刻,召开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对积极化解疫情影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四是责任落实到位。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1号文件细化为143项子任务,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构建了上下联动、合力共为的工作格局。

(二)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在农业转型升级上谋求新突破。围绕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两特一游”产业工程,农业结构更加优化。一是深度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一稳、二调、三增”为基本思路,充分依托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自然地理和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关于加快全市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因地制宜推动“优质稻、出口蔬菜、中药材、优质特色水果”四大类重点产业年度发展任务落地落实。确保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236万亩以上,新增中药材面积10万亩以上,新增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胭脂柚0.5万亩、桔橙(杂柑)1.07万亩、猕猴桃3万亩、调减南丰蜜桔(或建设精品果园)10.95万亩。着力打造“北稻、西菜、南果药”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加快推进养殖业转型升级。2020年新改扩建猪场89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个。如乐安县引进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设计年出栏100万头养猪场,配套建设饲料厂、屠宰加工厂和种植基地等;南丰县引进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设计年出栏40万头优质肉猪“公司+蜜桔基地”一体化种养项目;东乡区引进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乡区投资建设100万头肥猪出栏、饲料加工、屠宰加工项目;崇仁县引进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崇仁县投资兴办2.5万头父母代种猪+50万头育肥猪规模养殖与30万吨饲料厂聚落项目。本地大型企业双胞胎、正邦等采用租赁、收购等方式对现有的中小规模猪场进行改造升级。新建、改扩建场全部建成后预计达到生猪存栏24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1万头。每个新改扩建猪场都增设防鸟等措施,建立消毒通道,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对建立的消毒通道猪场、屠宰厂、无害化处理场实行财政奖补,每个猪场最高奖补20万元。水产业健康养殖发展良好。积极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在东乡、南丰、黎川、资溪等水产养殖重点区域开展养殖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建设一批养殖尾水治理等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试点。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形成了以临川、崇仁、黎川为重点发展稻-虾模式,南丰为重点发展稻(莲)-鳖模式,南城、乐安、广昌为重点发展稻(莲)-鱼模式,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升了水产品品质。三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突出生态优势,彰显农业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推介,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成功申报田园综合体和精品园区(农庄)3家:蝶岸玫瑰田园综合体,黎川县黎米农耕文化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南丰县柏诺丰精品园区;申报成功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奖补项目2个:黎川县沁田现代农业示范园、东乡邓家花果山现代农业示范园;成功推荐2020年全省星级农家乐2家:宜黄县万橡园农家乐(四星)、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荣鑫生态农庄(三星);四大力推进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倍增效益,促进产业有效融合。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为加快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企业为主、农民自愿、政府助推”的思路,推广“联合体+农户(贫困户)”模式,创新“两金、两地、两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将产业化联合体成功经验植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园内90%以上的农户加入联合经营,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为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农业产业化及产业扶贫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在改善农业发展条件上开创新局面。围绕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帮助施工单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复工,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方式,抢抓工程进度,在3月底全面完成了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工程施工,保障了早稻生产。同时,强化调研督导,综合运用抄告、督办、通报、约谈等措施,推动县区工作,9月份,所有县区均通过了省级抽查(绩效考评);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通过组织县(区)开展水稻机械化种植现场示范演示活动,强化示范带动,以老带新、实地体验等方式,使更多的农户掌握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紧抓临川、东乡、崇仁3个县区获水稻绿色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和崇仁县水稻育秧中心建设试点项目建设,提升工厂化育秧、水稻机播、机插等关键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着力建设一批水稻绿色全程机械化先行区,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农机化水平提升,从而促进全市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升。三是加快推进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灾后生产自救能力,牢固树立“抗灾减损夺丰收”思想,强化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做到灾前防御措施早落实、灾后无大疫、恢复生产早实施。提高草地贪夜蛾防控能力,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草地贪夜蛾防控责任落实,确保组织指挥到位,资金保障到位,物资调度到位,人力配置到位,技术指导到位。提升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确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狠抓消毒灭源、生猪疫情排查、肉品经营环节检查、泔水处理、病死猪无害处理监管及屠宰环节“两项制度”等措施的落实,加快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运载畜禽车辆洗消中心建设,确保养殖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严格脱贫攻坚巡察整改,在产业扶贫上奋发新作为。把全面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问题整改贯穿工作始终。一是狠抓整改不放松。局党委坚持把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专门成立了整改办公室。17个整改项目已全部完成整改,其中2项长期坚持。二是强化举措不放松。下发了《2020年全市产业扶贫工作要点》《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全市产业扶贫挂牌督战实施方案》。逐一落实了各产业扶贫责任科室任务,为2020年度全市产业扶贫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健全机制不放松。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健全完善产业扶贫制度体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的通知》要求,根据“十大清零”实施方案,聚焦工作重点、短板、弱项,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开展挂牌督战。我局成立了8支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业务科室负责同志组成的督战队,分县包村对11个村和3个县(区)进行督战指导。落实制度。四是利益联结不放松。全市参与脱贫攻坚的家庭农场有73家、农民合作社2251家、省级龙头企业156家,通过持续建立“公司+基地+农户” “一领办三参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广昌县探索“一乡一工厂”“一户一车间”等利益联结机制模式,为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贫困户持续增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10037户、贫困人口21721人,户年均增收3406.13元。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307户、贫困人口636人,户年均增收2684.58元。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31799户、贫困人口78551人,户年均增收2016.83元。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在做强农业科技支撑上凝聚新合力。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水平为重点,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能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构建科技兴农高水准平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联合攻关,建立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加快“太空农业、智慧农业、菰稻”三张名片形成。至目前,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农业领域已引进院士6名,全市建立了23个长期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每个示范基地落实了试验示范品种、主推技术,为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在太空蔬菜选育、水稻育种、种苗繁育、畜牧养殖、特色稻田综合种养以及中医农业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启动农业重大科技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工作,有效集聚全社会农技推广资源,构建农科教、产学研多方协同推广新机制,形成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科研教学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合力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的组织模式,加快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应用,推进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带动,目前,全市龙头企业中有30多家建立了研发中心,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超过3000万元,部分龙头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合作,积极培育种养业新品种,开发深加工新产品,成为势头强劲的创新力量。

(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上凸显新优势。坚持整治建设和长效管理并重,以承办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为契机,再掀农村环境整治新高潮,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品质。一是精心谋划抓部署。今年来,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春节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几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方案》《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202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责任任务、工作目标及推进举措,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谋好篇、布好局。二是摸清底数抓落实。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从六月份开始,我们紧紧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村庄长效管护等重点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自查评估,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各地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梳理问题清单,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召开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和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为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收官战明确了决心、树立了信心。全市11个涉农县(区)已全部通过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核查,并申报省级验收。三是整合资源抓提升。为加快补齐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村庄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精心组织各县(区)积极申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程”储备项目和“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储备项目。全市预计总投资34亿多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15.8亿元。四是查摆问题抓整改。一是对标对表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八检查组对全省反馈的5个方面共性问题,开展全面自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冕,找准问题产生原因,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同时,对农业农村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转办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建立问题摸排整改清单,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举措。五是健全机制抓长效。组织县(区)安排专人采集村庄信息,严格审核“万村码上通”监督投诉管护村庄基本情况一览表,高标准完成全市465个一类村庄“万村码上通”智慧管护平台的录入工作,对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工作偏差,限期整改落实。

(七)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在体制机制上激活新动能。聚焦激发动力,持续做好深化农村改革文章。一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110.26亿元,清查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2356.28万亩,清产核资数据已全部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到10月底,全市共有1838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其中组级集体经济组织16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822个,全市改革时点(2019年度)量化资产总额为22898.71万元。二是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市农业农村局派出了四个“回头看”调研组,对各县(区)“回头看”调研情况尤其是证书到户及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核查调研,解决了部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出现的问题。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形式,努力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取得明显成效,有效激发了农村活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开展“地押云贷”产品省级试点。建立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系统,推广“地押云贷”等惠农金融产品。5月28日下发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分行关于联合开展“地押云贷”等农村金融服务的通知》,着力推进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取得突破,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小农户家庭经营协调发展。“地押云贷”产品已在全市11个县(区)、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高新区和东临新区上线,并成功放贷。四是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7月20日市政府办下发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抚府办发〔2020〕38号)。截止9月底,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各地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已累计完成贷款余额27.92亿元。建立了全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价值评估体系。市农业农村局通过部门采购的方式确定江西地源土地房地产评估规划测绘公司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价值评估体系第三方机构。经过听证,全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价值评估体系初步成果将于近期向政府申请对外发布。

三、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生产制约因素未消除。粮食价格低位徘徊,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种粮收益空间收窄,削弱了部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少数地方土地流转机制还不畅,给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种植规模带来了困难。

(二)生猪产能恢复压力较大。部分县区新改扩建猪场开工进度缓慢;种猪、仔猪调运频繁,疫情发生风险增加,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中小规模养猪户抗风险能力差,生猪产能恢复压力较大。

(三)对农业企业发展影响较大。受疫情影响,全市农业企业产品滞销、生产成本增加,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有125家市级以上重点企业需融资15.684亿元。全市29家休闲旅游企业损失3162万元。

(四)农民收入增幅回落。受非洲猪瘟、禽流感、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企业开工滞后、服务业萎缩、农产品滞销,农民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增幅下降,为实现全年增收目标带来了较大压力。

四、2021年工作思路和安排

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批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一是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生产生产能力;二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两特一游”产业工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农业供应链产业链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三是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四是推动农村改革走深走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五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稳猪粮,保供给。把猪肉和粮食的稳产保供作为2020年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在恢复产能的基础上,综合施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恢复好生猪生产。严格落实生猪养殖、调运、屠宰及肉品市场等环节监管措施,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消除恐慌心理,增强补栏积极性。落实落细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带动农户补栏增养,全市肉类总产量达45万吨,生猪生产全面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加快建立起现代化的生猪养殖、流通、防疫体系,推动养殖体系实现“小散弱”向规模化、生态化转变,流通体系实现从“运猪”向“运肉”转变,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二是稳定好粮食生产。坚持“谁种补贴给谁”的原则,及时将稻谷补贴资金落实到户,加强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粮大县奖补政策、农业保险和水稻制种保险等政策落实,以明确的政策信号、稳定的增收预期,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多种粮、种好粮。聚焦生产薄弱环节和关键技术瓶颈,加强联合协作攻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重点突破优质稻倒伏、直播稻除草、机插育秧环节简化优化以及机防、机烘等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为粮食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确保2021年粮食播面总产稳定在上年水平。

(二)扬优势,提品质。立足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生态优势,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为契机,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一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动“优质稻、出口蔬菜、中药材、优质特色水果”四大类重点产业发展年度任务落地落实。2021年力争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265万亩以上,其中订单面积190万亩以上;新增出口蔬菜面积1万亩;新增中药材面积10万亩以上,达60万亩以上;新增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胭脂柚0.7万亩、桔橙(杂柑)1.54万亩、猕猴桃4万亩、调减南丰蜜桔(或建设精品果园)12.8万亩。以2020年度43.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优势,大力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建一片、成一片”。二是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行动。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大力推广有机肥+绿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确保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化肥使用量负增长,有机肥使用量稳步增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重点推广生物发酵床技术,力争2020年畜禽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三是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坚持以品牌带动品质,以优价激励优质理念,坚定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品牌建设路径,打造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扩大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度。四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压态势不放松,持续抓好村容村貌提升,重点推进乱堆乱放整治和拆违拆临工作全域覆盖;持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重点完善第三方治理考核体系,加强第三方治理履职监管;持续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点落实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排查、消灭农村黑臭水体;持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重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彻底解决农户无厕可用或无卫生厕可用难题。

(三)深加工,延链条。把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一是内培。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扶持发展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和境内外上市。引导龙头企业以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整合资源要素,打造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发展认定一批市级龙头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加强对实施农产品加工项目的企业督导力度,引导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二是外引。继续开展招大引强,围绕产业格局,组织到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农业招商,力争再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引领力强、带动力足的优秀农业企业。同时做好已签约的农业项目跟踪服务,推动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三是建链。着力完善联农带农利益机制,推荐上报一批要素优化配置、生产专业分工、收益共同分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训发展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更多小农户分享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

(四)促融合,增效益。以“农业+”促进“三产”融合,充分释放农业综合效益。一是着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代耕代种、代育代插、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形式,推进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有效衔接,重点支持病虫专业防治组织“七化”发展,实现由单纯统防统治向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升级。力争2021年50亩以上规模种粮大户9000户以上,经营耕地面积100万亩以上。二是努力推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导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和产品;加强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经销商和经纪人队伍,着力加强产销对接,缩短流通环节,降低成本,让农民获取更多利益。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以各地创建的美丽示范为载体,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工程,着力打特色牌、生态牌、产业牌,使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继续创建一批省级田园综合体和省级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宣传推介一批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实现农耕文明的再生、农业产业的再造。

(五)抓改革,激活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持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一是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市级总结、省级调研、国家评估总结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上想办法、下功夫。二是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健全全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价值评估体系,引导农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提高农地流转率,促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是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认真学习借鉴“余江宅改”经验,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确保农民住宅建设用地供应、宅基地分配、农民建房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宅基地管理水平,全力保障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稳步推进。